bd粉丝网

5月经济复苏乏力哪些指标值得关注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4707   

如何看待5月份的数据。

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来看,工业增长和基建仍然是经济最大的支撑项,出口也较上月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预计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约5.7%,当月社会零增长率同比—9.3%,CPI同比上涨2.4%,PPI同比上涨6.4%预计5月出口同比7.4%

预计5月新增信贷1.4万亿元,荣2.54万亿元,M2同比增长约11.1%。

5月经济复苏乏力,哪些指标最值得关注。

根据我们的预测结果,与4月份相比,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指标:工业增速转正和出口增速回升。

工业增长的调控与GDP增长中枢基本一致,工业增长的增速正在转正,意味着经济在4月底可以得到确认,后续经济复苏的大幕慢慢拉开。

因为出口已经扭转了加速下滑的趋势,进一步提振了市场预期。

对于债券市场来说,工业产出的增长和出口增速的回升无疑会给债券市场带来压力PMI数据公布后,债券市场的变化已经有所反映

一方面,经济依然疲软,房地产等结构性问题依然明显,其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另一方面,社会融合的速度很慢对于未来经济复苏的步伐,我们仍然需要更加关注专项债券发行和财政增量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投融资的进展

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大概率会继续宽松6月份资金面虽然会有所波动,但仍会保持充足的水平虽然长端利率有所调整,但预计仍将以横向波动为主

风险:房地产失速下行,基础设施发展不明显,疫情蔓延超预期。

1.真实经济数据

1.1.预计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

5月份以来,各大部委推动一系列供应链梳理和疏堵政策,加快落实企业复工复产,全国各大省市已进入疫情下半场或疫情后恢复期,这在4月份的经济底部得到进一步证实。

从PMI来看,5月份生产PMI上升5.3个百分点至49.7%,不同规模企业PMI全线上涨供应商分布指数上升6.9个百分点,至44.10,表明物流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其反向指数属性,拖累了制造业PMI

观察高频数据,虽然经济已经修复,但是斜率不能高估大部分行业开工率进入回升区间,PTA和涤纶长丝开工率周环比上升,但回升斜率较慢,整体数据表现仍低于季节性水平,5月华东复工复产加快,南方八省电厂日耗从5月最后一周的低位小幅回升5月份,汽车轮胎开工率略有下降但观察历史,2019年5月以来,汽车轮胎开工率呈现出环比下降,环比上升的季节性特征

物流压力有所缓解,但弱于疫情前水平日前,交通运输部召开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其中提到物流畅通工作取得了问题动态清除,交通网络畅通,运行指标提升,枢纽逐步投产的阶段性成果5月份全国整车货运指数较4月份明显上升,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1.2.预计5月份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左右。

5月份,建筑业PMI下降0.5个百分点,至52.2%,再创新低但土木工程商务活动指数上升1.7个百分点至62.7%,显示基建仍是建筑业的支撑,房地产业继续拖累建筑业

基建依然是投资的重要支撑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4月,财政部发文要求地方政府在6月底前完成大部分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5月23日,全国常委会进一步明确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增基础设施等按照发行截止日期计算,5月份国债净融资规模仅次于2020年同期,达到1.1万亿元

房地产方面,5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和5年期LPR双双下跌,政策面刺激购房需求意图明显但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30个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继续下滑,居民加杠杆意愿持续低迷预计悲观叠加销售低迷导致的房企现金流压力仍将持续,房企拿地意愿不强

从高频指数来看,螺纹钢/CRB指数对房地产投资有较强的指示作用,比历史观测提前一个月左右仅从这一指标来看,5月份的螺纹钢/CRB指数与4月份相比再次走低预计5月份房地产投资将继续疲软

在制造业投资方面,5月份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的PMI指数分别上升5.6和4.6个百分点,至48.2和46.2内需方面,疫情逐步缓解,保护产业链供应链,恢复生产政策成效凸显,经济整体逐步回暖,外需方面,疫情下出口订单流失有所缓解,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4.6个百分点,至46.2%

企业预期改善,重叠制造业政策诉求明确,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4月份制造业企业盈利状况进一步恶化,制约了企业的再投资能力从企业预期的角度来看,PMI企业预期指数不同于BCI指数但考虑到BCI自身的强烈波动性和33条措施提振制造业投资的政策诉求,预计制造业投资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

预计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5.7%。

1.3.预计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9.3%。

零售修复出现,服务业冲击持续5月份服务业PMI大幅上升7.1个百分点至47.1%,仍低于季节水平,但该指数有望上升分行业观察,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上月,整体呈现结构性修复:零售,铁路和航空运输等行业位于扩张区间,住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低于40%

从高频数据来看,18地铁和Shezero的客流量有很强的相关性日前,地铁客流量触底企稳预计Shezero也将触底反弹,小幅修复

五一数据显示消费边际改善受国内疫情影响,旅游行程恢复中断五一期间国内旅游人次同比下降30.2%,按可比口径回到疫情前同期的66.8%,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下降42.9%,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44.0%其中,旅游收入较清明假期有所提升

汽车零售方面,5月汽车产需修复,汽车批发零售明显好转生产方面,上海部分白名单企业自5月份开始复产,但整体产能利用率不高,供给侧有所修复,但范围有限需求方面,5月23日,全国人大提出放宽汽车限购,分阶段降低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4月以来,多地汽车推广费政策陆续出台,对汽车销售形成支撑乘联会数据显示,预计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额132万辆,同比下降19.0%,降幅有所收窄

预计5月份社会增速为—9.3%未来需要关注疫情演变和促进消费的政策

1.4.预计5月CPI同比增长2.4%,PPI同比增长6.4%。

5月份猪肉价格缓慢上涨伴随着生猪去产能接近尾声,能繁母猪存栏量落入合理区间,猪肉价格在前期下跌后进入修复阶段但考虑到终端需求修复在国内疫情影响下并未明显好转,预计猪价短期内难以快速反弹

5月原油价格再度上涨,对俄石油制裁是主导因素日前,欧盟宣布半年内全面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国际油价开始新一轮上涨但考虑到替代能源供应短期内难以落地,国际原油供需基本平衡,原油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此外,我们需要关注全球粮价对中国粮价的影响4月CPI预计同比2.4%

就PPI而言,地缘政治冲突叠加全球经济增速共振下行,全球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对内,疫情导致工业原材料需求不畅,部分行业出厂价格指数回落是正常的后续需要关注经济复苏带来的通胀压力,以及保供应,稳物价的政策

预计5月PPI同比6.4%。

2.导入和导出数据

2.1.预计5月出口同比7.4%。

受国内疫情影响,防疫政策严格,海外需求边际下滑等因素影响,4月份我国进出口增速出现断崖式回落按美元计算,4月份我国出口总额2736.2亿美元,环比下降0.89%,同比增长3.9%4月份,中国进口总额为2225亿美元,环比下降2.71%,同比下降0%各地区,各类型主要商品进出口数据均大幅下降

如何看待5月份的数据。我们仍然参考集装箱指数,经济景气度和周边国家的出口情况进行预测:

集装箱指数和外贸货物吞吐量数据

日前,中港协发布的5月中旬港口生产经营监测分析数据显示,5月中旬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各地加快复工复产,港口集装箱业务呈现恢复性增长。

5月中旬,沿海主要枢纽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2%,增速快于前期,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9%,内贸同比增长2.5%5月初分别为—3.6%和4.6%八个枢纽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呈现出回升向好的趋势

根据集装箱指数观察,从下月5月开始,SCFI指数今年以来首次出现正增长,这也显示出中国出口链的恢复性改善趋势。

预计5月份中国出口整体将呈现恢复性改善态势。

韩国和越南的出口与季节性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越南和韩国前20天的出口表现同比都不弱虽然同比增速涨跌互现,延续了今年以来的整体下滑趋势,但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当前海外需求整体并不疲软

从季节观察,中国5月出口通常为正。

经济繁荣指数

5月美国Markit制造业景气度有所下降,但57.5%的读数仍处于快速扩张区间非制造业读数降至53.5%,但也处于扩张区间欧洲5月景气指数尚未公布,但从前值53.5来看,5月回落至50%以下收缩区间的可能性较低表明海外需求扩张有放缓迹象,但目前仍处于强劲水平

5月份,国内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2%,与2021年9月持平,明显高于上月的41.6%不过,整体PMI指数延续了今年以来的下降趋势

总体来看,我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各地加快复工复产,海外需求不弱预计5月份中国出口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但考虑到新出口订单景气度延续了今年以来的下行趋势,加上海外需求扩张出现放缓迹象,预计出口环比增速反弹仍将略弱于季节性水平具体来看,预计5月出口环比约3.5%,相当于出口总额约2830亿美元,同比7.4%

未来两个月,预计出口环比增速将继续低于季节性增速预计6月和7月出口环比增速分别为1.0%和1.2%,相当于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7%和2.5%

2.2.预计5月进口同比增长0.9%。

中国5月份PMI为49.6%,较4月份的47.4%大幅反弹,比3月份高出0.1个百分点进口分项PMI为45.1%,也较4月份的42.9%明显回升,但较3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

进口分项回升弱于综合PMI回升,或反映国内景气改善主要由内部因素推动考虑到全球产业链分工,外需仍需恢复,使得进口分项反弹相对较弱

考虑季节性因素,5月份环比进口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15—2021年平均环比增速为—0.24%。

我们预计5月份进口环比约为0,对应进口金额约为2225亿美元,同比增速为0.97%。

未来两个月,按照季节水平,中国6月和7月进口分别为3%和3%,分别相当于—0.75%和4.27%。

3.货币和信贷数据

3.1.预计5月份新增信贷1.4万亿元。

4月新增信贷减半,结构性表现更差,其中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明显受到拖累在疫情冲击下,居民购房和投资企业的能力和意愿进一步下降,经济内生动能变弱

5月份政策发力明显,复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保供稳价,救济弱势群体等政策形成合力,叠加疫情修复,助力弱势经济复苏预计信贷需求也会有所回升但疫情毕竟是长尾,经济与疫情前水平仍有差距,需要合理估计信贷的恢复速度

从票据融资来看,5月份票据平均利率较低,月末大幅下降,表明商业银行对票据的信贷冲动较为依赖,实物信贷需求较弱另一方面,本月最后四个工作日票据利率有所回升,去年8月,9月,12月也出现过这种情况通常,新增信贷与季节性持平或略高,但低于过去两年的水平,票据贴现行为仍在继续

仔细观察发现,5月份,表内融资喜忧参半,但最近三年,表内融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外,考虑到票据利率的变化,结合文交所的数据,我们预计5月份,表内票据融资在3800亿元左右,表外票据融资在—700亿元左右

预计居民贷款同比将继续减少5月全国疫情好转,居民消费场景极限边际减弱但是上海和北京的疫情还是反复,所以整体上很难说乐观观察商品房销售数据,略高于4月,但季节性远不及4月预计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幅将继续低于去年同期,就业形势没有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和预期继续受到抑制,预计居民短期贷款的恢复力度有限

未来需要继续关注疫情趋势以及增量政策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作用上海北京已经逐渐开始解封,经济开始进入修复阶段但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政策继续加码,其中货币政策需要保驾护航,前提是货币政策总体宽松,其次是结构性政策对弱势群体进行定向救助,关键的增量政策在于金融,以及重工业政策,城投政策,房地产政策的调整,直接带动社会融合和信贷

综合来看,预计5月份新增贷款在1.4万亿左右在前两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信贷余额同比会继续回落,改善结构仍需要时间6月和7月,新增贷款约为2.6万亿元和1.6万亿元

3.2.预计5月新增社会福利资金2.54万亿,M2同比占比11.1%。

结合风力统计数据,我们预计:

5月份国债净融资约1.13万亿元,

5月公司债净融资约1000亿元,

预计5月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净融资规模为—360亿元。

贷款方面,据财报显示,2022年初,信托公司已经获得窗口指导,监管要求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继续压缩20%预计2022年的信任压力减少应该会一直保持但考虑到疫情冲击下经济压力加大,以及房地产等企业的现金流问题,非标压降会有所放缓今年以来,信托和委托贷款确实比去年大幅增加预计5月信托贷款规模将下降600亿元

委托贷款方面,结合季节性,我们预计5月委托贷款规模将减少100亿元。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2022年5月新增社会融资约2.54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社会融资余额增速将提高至10.4%,6月和7月新增社融分别约为4.49万亿元和2.92万亿元。

M2增速方面,考虑到社会融资增速上行,国债发行加速以及央行为帮助加快财政直接资金拨付而上缴的利润,预计5月M2增速为11.1%。

4.摘要

如何看待5月份的数据。

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来看,工业增长和基建仍然是经济最大的支撑项,出口也较上月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预计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约5.7%,当月社会零增长率同比—9.3%,CPI同比上涨2.4%,PPI同比上涨6.4%预计5月出口同比7.4%

预计5月新增信贷1.4万亿元,荣2.54万亿元,M2同比增长约11.1%。

5月经济复苏乏力,哪些指标最值得关注。

根据我们的预测结果,与4月份相比,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指标:工业增速转正和出口增速回升。

工业增长的调控与GDP增长中枢基本一致,工业增长的增速正在转正,意味着经济在4月底可以得到确认,后续经济复苏的大幕慢慢拉开。

因为出口已经扭转了加速下滑的趋势,进一步提振了市场预期。

对于债券市场来说,工业产出的增长和出口增速的回升无疑会给债券市场带来压力PMI数据公布后,债券市场的变化已经有所反映

一方面,经济依然疲软,房地产等结构性问题依然明显,其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另一方面,社会融合的速度很慢对于未来经济复苏的步伐,我们仍然需要更加关注专项债券发行和财政增量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投融资的进展

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大概率会继续宽松6月份资金面虽然会有所波动,但仍会保持充足的水平虽然长端利率有所调整,但预计仍将以横向波动为主

风险:房地产失速下行,基础设施发展不明显,疫情蔓延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