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股市迅速从低位转为上升趋势截至11月14日收盘,恒生指数报17619.71点,较年内最低点已反弹逾3000点南方基金积极入市募集资金,港股后市将如何演绎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的港股无论从估值,基本面还是长期发展空间都已经具备配置价值,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布局港股的底层逻辑将进一步凸显。
近11个交易日
恒生指数涨幅超过18%
今年以来,香港股市出现大幅回调1月1日至11月14日,恒生指数下跌24.6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7.32%值得注意的是,10月31日,恒生指数一度跌破15000点,触及年内低点14597.31点,随后逐渐回升日前,香港股市强劲反弹,恒生指数上涨7.7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0.05%整体来看,10月31日至11月14日的11个交易日内,恒生指数上涨18.5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5.91%与此同时,南向资金积极抢筹港股,期间累计净买入港股超过380亿元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AVIC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今年以来,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对港股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港股波动被放大香港股市近期的回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提振了市场信心,投资者加大了对a股和h股的配置此前受情绪驱动的超跌迎来反弹,二是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美元指数从高位回落,带动港股上涨
四川金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力表示,最近香港股市表现不错,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均大幅上涨,南下资金也在积极抢筹港股港股的强劲反弹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方面,港股的政策得到了完善近期国家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利好政策频出,对市场形成支撑另一方面,近期美联储暂缓加息的预期急剧升温,海外流动性收紧的压力有所缓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情绪在消息的催化下,港股近期大幅反弹
赛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雷对《证券日报》表示,这次反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平均估值较低,短期投资有一定空间第二,美元指数下跌,资金流出的动能减少,促成了这次反弹
5只活跃股票
南向资金的重点配置
最近在南方布局了哪些港股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沪深两市前十大活跃股来看,截至11月14日收盘,10月31日以来已有36只港股上榜,其中27只活跃股期间处于净买入状态腾讯控股,HKEx,姚明生物,a auto quickers—W,龙湖集团等5只港股,期间获得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前五名,分别为118.34亿港元,36.99亿港元,35.38亿港元,13.29亿港元和11.55亿港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10月31日至11月14日,上述27只被南方抢资金的股票中,有26只股票期间上涨,普遍表现良好碧桂园,旭辉控股集团,三叶草生物B,魏梦集团等所有公司均表现强劲,在此期间累计涨幅超过70%
对此,金百林咨询高级分析师秦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南向资金买入港股,一方面是因为港股估值已经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港股中有很多优质的互联网平台股。
派网旗下容止投资基金经理胡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南向资金的流入导致港股流动性出现一些变化,也产生了一些投资机会。
从上述27只股票所属的行业来看,非必需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房地产建筑等四大行业的股票数量居首,分别有7只,5只,4只和4只股票。
国信证券认为,基本面的改善将给互联网板块带来更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投资机会方面,方正证券表示,目前港股市场反转可期在市场的反转中,建议关注以信息技术,医疗保健行业为代表的港股的高成长性和高弹性
胡博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反弹和复苏,港股的配置价值正在不断提升。
港股价值修复
还有更大的空间。
对于港股后市,多数机构表达了积极看法。
陈力认为,目前,港股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在全球资本市场具有吸引力预计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修复,呈现稳步复苏态势此外,美联储可能会逐步放缓加息步伐,对港股的扰动已经消退,港股有望继续上涨
邓海清表示,目前美联储仍处于加息周期,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变化会引起美股和港股的波动短期来看,港股的波动可能仍然较大但长期来看,港股目前的估值具有长期配置价值,伴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也会对港股形成支撑
从估值来看,整个港股市场估值处于低位区域,大部分成长股估值处于历史极低水平不少上市公司发起回购,其长期价值也得到凸显就目前来看,港股价值的恢复还有很大空间金鼎资产董事长龙浩告诉记者
安爵资产董事长柳岩认为,短期来看,港股市场仍有望延续反弹趋势,大概率震荡上行,中期来看,需要观察增量资金接下来的变化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定向扶持政策出台,目前的上升趋势可能难以保持足够的势头港股应该会继续反复震荡,但相信未来的走势会在最近一两个月逐渐明朗
郑雷认为,从基本面来看,美元指数仍可能出现反复12月美联储大概率加息50个基点,资金从股市分流仍是主要趋势预计这种反弹难以持续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