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国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合作团队STEREO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其反中微子研究的最终结果根据最终的数据,研究人员排除了惰性中微子的存在,惰性中微子是一种与许多理论相关的额外中微子状态最新的研究对基础物理的许多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最丰富的物质粒子,自宇宙诞生以来就充斥着整个空间它们非常轻,电中性,仅通过弱电的相互作用极难被探测到目前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微子:电子中微子,子木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而且这些中微子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转换,这就是所谓的中微子振荡2011年,科学家发现核反应堆释放的反中微子通量的观测值和预测值存在异常,于是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微子状态——惰性中微子,这也可能解释目前尚未完全理解的暗物质等物理现象
为了清楚地验证这种惰性中微子的假设并确定其性质,立体实验于2017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的高通量核研究反应堆开始,由6个相同部件组成的探测器被放置在距离反应堆核心仅10米远的地方由于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探测器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搜寻惰性中微子的线索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结合完整的数据集发表了最新成果:他们证实了核反应堆释放的中微子通量异常,但惰性中微子并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该实验的首席研究员之一,MPIK的克里斯蒂安·巴克解释说:从2017年到2020年,我们观测到了超过10万个中微子,但我们无法确定任何潜在惰性中微子存在的迹象观察到的异常很可能是由于低估了用于通量预测的放射性衰变核数据中的不确定性,而不是中微子实验本身
立体实验还提供了对铀—235裂变产生的反中微子光谱的最精确测量,可以作为未来高精度反应堆实验的参考光谱,如确定中微子的质量等级,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反应堆停堆时发生的现象。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