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陈团元,南桥技工,80年后与家人团聚。
中国新闻社记者闫超
80年后,一张老照片和一张旧剪报终于让来自华南的机械师陈与家人团聚。近日,华侨技工张志远之子、南洋华侨技工回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云鹏告诉中新社,“寻找华侨技工陈团元照片”事件影响海内外华人社会多年,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
从1939年到1945年,3200多名从世界各地返回的华侨自愿放弃了他们在国外优越而和平的生活。在当时抗日战争的生命线滇缅公路上,他们大规模运输军用物资,修理运输车辆,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由于历史原因,南桥力学的记载严重损毁和丢失,导致很多南桥力学的后人找不到亲人的资料和照片进行记忆,留下了无数的遗憾。”张云鹏告诉记者,陈团元的儿子叶晓东就是其中之一。
1939年,叶晓东还在襁褓中,他的父亲陈团元离开马来西亚,回到中国支援抗日。1942年,陈团元被日军活埋。2009年,纪录片《南侨机工》在云南昆明首映。在电影中,有一个悲伤的场景。叶晓东抱着一个没有父亲照片的空相框,带着家人来到云南万鼎,向刻有“陈团元”名字的《南侨机工英名录》莫世碧鞠躬致敬.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参加马来西亚南桥技工史料检索工作室首映礼的刘道南和陆冠英。”张云鹏说,从那以后,刘道南和陆冠英开始寻找陈团元的照片。他们往返于中国云南、马坡、马来西亚等地。期间他们撰写了《叶晓东寻父亲陈团圆照片》等文章并在马来西亚华文报纸上连续发表,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
叶晓东曾向刘道南和陆冠英介绍,他的父亲陈团元是广东潮州人,是从马来西亚马连坡回来的华侨技工。他曾在档案中看到,陈团元和张志远在同一个工资单上。得知这一消息后,张云鹏立即翻拍并把父亲张志远收藏的“马华技工返岗服务队工作人员照片”送到了叶晓东。这张由张志远妻子确认的六人合照显示,张金兵在前排中间,张志远在右边,其他四人不详。但根据照片标注,6人是返回马来西亚马坡的华侨机修工,拍摄于1939年8月10日。
2019年,根据中国某电视台一档节目中的“马华技工返岗服务队工作人员”的照片,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判断,6人合影后排合适的人与叶晓东年轻时的照片相似度高达85.58%。张云鹏说,“人脸识别只能作为寻找亲人的手段,最终的鉴定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努力是有回报的,陆冠英老师找到了更直接的证据。”张云鹏告诉记者,陆冠英不久前寄给他一张剪报照片。这份剪报是1939年8月9日在新加坡《南洋商报》报道的,内容如下:马华机械工人第三批归国服务员已获9人,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的爱国气节可嘉。负责此事的马华遣返服务委员会已决定于11日将其送往集中地点进行遣返。要领导选人,程就要派张开川君云。现将这些机修工的姓名记录为:队长张金兵、副职、文书、通信员冯、财务余英杰(应为涂英杰)、官员陈传远(潮州方言“川”的谐音为“团”)。
“父亲收集的六个人的合影,就是这些归国技工员工的合影。”张云鹏说,可以确认,照片中的六个人每个人都是:陈利炳在前排,张金兵在中间,张志远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